金属腐蚀问题普遍存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如石油天然气、石化、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可以说凡是使用金属材料的地方都存在腐蚀问题。金属材料受到周围介质的作用而受到损坏,称为金属腐蚀。
由于腐蚀现象和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材料和环境因素即应力状态的差异,金属腐蚀的情况和特征差异很大。因此,分类标准和方法有很多,但常见的腐蚀分类方法是根据腐蚀机理和腐蚀形式进行分类。
按腐蚀机理可分为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金属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电化学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损伤。
按腐蚀形式可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种:
整体腐蚀发生在整个金属表面,可能是均匀的,也可能是不均匀的。
局部腐蚀集中在金属的某些区域,而其他部位腐蚀很少或轻微。局部腐蚀的类型很多,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电偶腐蚀: 在电解质溶液中,异种金属接触时,带正电位的金属会加速带负电位的金属的腐蚀;
点蚀: 腐蚀损伤主要集中在一些活动点,且孔的直径等于或小于孔的深度,严重时可能导致设备穿孔;
缝隙腐蚀: 铆接、螺纹连接、焊接接头、密封垫片等缝隙处的腐蚀;
晶间腐蚀: 腐蚀沿晶间进行,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丧失,金属的机械强度急剧下降。金属外观在损坏前往往无明显变化;
应力腐蚀: 在拉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以显着的速率发生并扩展的一种裂纹破坏;常见的类型有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和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
腐蚀疲劳: 金属在腐蚀介质和交变应力作用下的腐蚀。
腐蚀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问题。如果能够快速识别腐蚀类型并找到腐蚀位置,就可以大大降低潜在风险。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往往可以预测可能发生腐蚀的位置并提前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以避免腐蚀。这将大大提高生产系统的性能,提高其完整性和安全性。